顯示具有 運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運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身體秘訣:只要一直走 + 滾背

http://blog.yam.com/badapple/article/48058402

身體秘訣:只要一直走 + 滾背

名醫抗老-慢走每天半小時........... 

身體好 沒秘訣,只要一直走「我媽媽 今年已經 90 歲了,不僅能走能跑,腦筋還好得很。
有她當榜樣,我當然也要活超過 90 歲才行囉!」花蓮門諾醫院暨相關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




生性樂觀,雖已年過七旬,他卻從 不覺得自己老,每天仍像個年輕小伙子般,活得很帶勁。
黃勝雄早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任教,是享譽美國的腦神科外科專家,更是美國雷根總統

當年指定的隨行醫師,年薪超過百萬美元,可說功成名就。 

15 年前,他深受花蓮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美國很近,花蓮卻很遠」這句話感動,毅然放棄一切,像條迴游的鮭魚,返回故鄉台灣,到後山接掌門諾醫院。

身體好沒秘訣,只要一直走: 

這些年來,他既要為醫院的長遠 發展而四處奔走募款,也要為腦部創傷病患施術。

他往往在手術檯旁一站就十幾個小時,沒有過人體力,根本就辦不到。問他保持充沛體力的方法時,他笑得燦爛, 「很簡單,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行了。」 

這些年來,他每天清晨起床後, 就到附近校園的操場「慢走」三、四十分鐘,回家沖個澡,

吃過早餐後,再出門上班。顧名思義,「慢走」就是慢慢地走,不求速度,也不在意距離,能走多遠,就 走多遠。長期走下來,黃勝雄也走出了心得,每次出門走路都走到微微冒汗的程度,心跳則高出正常值三成左右,也就是說若正常心跳為每分鐘 70 下的話, 就走到每分鐘心跳 90 下上下,既可達到

運動效果,也不至於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 如果覺得早上走得不過癮,晚上下班回家,吃過晚飯後,換上輕便服裝,他還會再出門走幾圈。碰到下雨天,那裡也去不了,他就跳上走路機,把一天的運動量補齊。 

運動量不大,堅持下去就見效 : 

黃勝雄曾算過,每次出門慢走一趟回來,大約可消耗 2 百大卡熱量,雖不多,長久下來卻相當可觀。

為了檢視運動成果,每次運動完沖過澡後,他 就站上磅秤,只要體重超過 BMI( 身體質量指數) 的正常

標準,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就從日常飲食中變花樣,少吃高熱量食物,務必將體重拉 回正常範圍內才 

恢復正常飲食。
「這真是斤斤計較!」黃勝雄認為,美食當前,大多數人都把持不住,結果飽餐一頓下來,往往也

帶給健康一些負面影響,唯有堅持正確且健康的飲食原則,才能永保安康。結果他逐漸偏向素食,

但在台灣吃素容易缺鐵,因此他選擇「方便素」,只吃一點 點的紅肉,多吃魚類及蔬果。
黃勝雄說,這幾十年來,他接觸 過的中風病人不知凡幾,深知中風對個人及家庭、社會的傷害。 

所以他特別在意血壓及血脂的升降,加上每天慢走及盡量素食,不讓中風等急重症有可乘之機。 

常保樂 觀心,趕走自由基 : 



黃勝雄認 為,還要常保一顆樂觀的心,因為唯有敞開心胸,才可以減少自由基對健康的威脅,

「不要說 90 歲,長命百歲也沒問題。」 黃勝雄表示,自由基無所不在,看似難以應付,但只要 

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不抽菸,不酗酒,加上養成規律運動,自然能將這個危害健康的因子 

壓到最低 。但他強調,健康不可能不勞而獲,一定要有實際行動,再配合堅強的意志力才行。 

@@@@@@@@@@@@@@@@@@@@@@@@@@@@@@@@@@@@@@@@@@@@@@@@@@@@@@@@@@@@@@@@@@@@

大家都健康──整椎DIY --滾背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

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

治癒哦!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骨刺免開刀,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滾背”這個動作可以矯正脊椎,基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體質也有差異,並非人人可以輕鬆“滾”,

為求安全,再一次談談這個動作。 

矯正脊椎的方式很多種,此為其一,不吃藥、不打針,簡易可行。


人體除了特定器官外,全部都受脊髓神經所支配,如果各個支配器官神經與脊髓

之間傳導暢通無阻,各個器官就可發揮正常,一旦脊髓神經系統受壓迫便容易病變,

每一椎別供應人體各個部位。

例:頸椎 1C供應部位是頭部血管、大腦垂體、面部、腦部、中耳、內耳、 

交感神經系統;神經受壓的結果會頭痛、神經過敏、失眠症、高血壓、 



神經桄惚、眩暈、週期症、健忘症、倦怠。 

頸椎 2C 供應部位是眼神經、耳神經、竇、舌、額頭、乳突骨;神經受壓後果:

鼻竇炎、過敏症、重聽、眼疾、耳痛、昏眩、某種眼盲、斜眼、耳鳴....

頸椎 3C供應部位:額、外耳、面骨、牙、三叉神經;神經受壓後果:神經痛、 

痤瘡、濕疹

頸椎 4C供應部位:鼻、唇、口、耳、咽管;神經受壓後果:乾草熱、卡地、 

耳聾、增殖腺炎

頸椎 5C供應部位:聲帶、頸部脖體、咽;神經受壓後果:喉炎、嘶啞、咽喉炎

頸椎 6C供應部位:頸部肌肉、肩部、肩桃腺;神經受壓後果:頸部僵硬、 

上臂疼痛、肩桃腺炎、百日咳、哮喘

頸椎 7C供應部位:甲狀腺、肩、肘骨囊;神經受壓後果:滑囊症、傷風、甲狀腺症狀

頸椎 8C供應部位:氣管;神經受壓後果:氣管炎、前背、內側小指

胸椎1T供應部位:手臂以下部位、食道、氣管;神經受壓後果:支氣管性氣喘、咳嗽、

呼吸不順、手腕疼痛

胸椎2T供應部位:心臟、包括冠狀動脈及瓣膜;神經受壓後果:功能性心疾、胸痛

胸椎3T供應部位:肺、氣管、胸膜;神經受壓後果:支氣管炎、肺炎、肺充血(胸膜炎)、流行性感冒 

胸椎4T供應部位:膽囊、膽管;神經受壓後果:膽囊疾病、帶狀��疹、黃疸

胸椎5T供應部位:肝、太陽神經叢、血液;神經受壓後果:肝疾、發熱、低血壓、貧血、循環不良、關節炎

胸椎6T供應部位:胃;神經受壓後果:神經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灼熱 

胸椎 7T供應部位:胰臟、十二指腸;神經受壓後果:糖尿病、胃炎

胸椎8T供應部位:脾;神經受壓後果:抵抗力減低

胸椎9T供應部位:腎上腺;神經受壓後果:過敏症、蕁麻疹

胸椎10T供應部位:腎;神經受壓後果:腎病、倦怠、腎盂炎、腎炎

胸椎11T供應部位:腎、輸尿管;神經受壓後果:痤瘡、小丘疹、癤等皮膚病濕疹

胸椎12T供應部位:小腸、淋巴系統、輸精管;神經受壓後果:風濕痛、氣痛、不孕症

腰椎 1L供應部位:大腸、腹股溝;神經受壓後果:便秘、結腸、痢疾、腹瀉、疝氣

腰椎 2L供應部位:盲腸、腹部、大腿;神經受壓後果:盲腸炎、痛性痙攣、呼吸困難、靜脈曲 張

腰椎 3L 供應部位:生殖器官、子宮、膀胱、膝;神經受壓後果:膀胱病、月經不調、小產、膝痛

腰椎 4L供應部位:前列腺、腰部肌肉坐骨神經;神經受壓後果:坐骨神經痛、腰痛、排尿困難、頻尿

腰椎 5L供應部位:小腿、踝、腳;神經受壓後果:腿部血液循環不良、腿無力、足踝腫痛

薦椎S1~S5供應部位:骨盤、臀部、攝護腺;神經受壓後果:薦骼關節病變、脊椎彎曲 


尾骨Co4供應部位:直腸、肛門;神經受壓後果:痔瘡、搔癢症、尾骨疼痛

以上資料供參考。這些是瑜珈老師給我們的寶貴資料之一,分享一下,人多少脊椎都有彎曲不正,所以才有些毛病,

平常生活上累積的習慣造成,像是翹二郎腿啊,以前我不自覺也會,習慣養成了,真不是一下子就改掉的,真的是

破壞容易建設難喔,沒事滾滾背可以幫助矯正,記得地上要舖墊子以免傷到,別在沙發或彈簧床上滾。
  

滾背方式:


1.併腿屈膝坐在地上,兩手環抱住小腿,自然呼吸別太急促,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一節一節觸及地面,

剛開始腳還先不用越過頭,多做幾下後再視自己身體狀況,然後滾到胸椎、頸椎,腳尖朝上,漸漸地雙腳越過頭,

腳打直腳尖著地。我們瑜珈老師的學員們第一次學皆能做到,按照老師的指示,稍用點力一蹬就有衝力幫助我們往後 

,腳也能順勢越過頭而腳尖著地了。雙手環抱小腿下方一點會較有力。



2.躺在地上,兩腳屈膝,兩手環抱住小腿,抬頭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碰觸地面,如此

前後滾過來滾過去。

練瑜珈需視自己身體狀況,做不到不能太勉強,滾背這個動作若無法將腳越過頭可以練第2點就好。有骨刺的人動作

可更小更慢些。  

   

Q:己經有駝背的人可以滾背嗎?  
A:可以的,但要慢慢地輕輕前後搖擺即可。或者頭不抬起直接躺在地上,抱著腳彈動就好,老人家這麼做就可以了。

這1招瘦全身!每天堅持5分鐘勝過跑步1000公尺

http://www.chinatimes.com/photo-app/20150827005089-260804

平板支撐(plank)。(圖/搜狐男人)
平板支撐(plank)。(圖/搜狐男人)
練健身沒聽過平板支撐(plank)?不用上健身房,甚至連器械也不用,一周練3次,一個月就能練出人魚線!這種能堅持2分鐘就是英雄的運動,或許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但是,運動貴在堅持,沒有什麼不可能!
目前網路上的最高記錄是1小時20分鐘,而金氏世界紀錄則高達3小時,做不做得到要看你有怎樣的堅持與毅力。什麼是平板支撐(plank)?平板支撐的動作其實只有一個,不用教練就能完全掌握,你只要伸直全身進入俯臥姿勢,用腳趾和前臂支撐住身體,保持儘量長的時間就可以了。這是最流行的無器械運動,可以有效地鍛煉腹橫肌,屬於消耗式塑身,體驗下來,一分鐘後全身顫抖,此時最消耗,能堅持就堅持,每日比前一天多5-10秒,一個月後就能重現「人魚線」。
【一個簡單動作的難度在哪裡?】
平板支撐看似簡單,其實是消耗體能的全身運動,對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腿部、背部、臀部肌肉群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尤其是配合花式動作一起做,它的效果絕對比做仰臥起坐要全面、高效,每天堅持做可以讓平坦的小腹重見天日。
平板支撐看似簡單,其實是消耗體能的全身運動。(圖/今日頭條)
平板支撐看似簡單,其實是消耗體能的全身運動。(圖/今日頭條)
【如何正確完成平板支撐?】
1、先看錯誤示範。
圖一錯誤:腰部下榻,肘關節不在肩關節落點下(前移了)。(圖/百度)
圖一錯誤:腰部下榻,肘關節不在肩關節落點下(前移了)。(圖/百度)
圖二錯誤:頸部抬起(換成直立狀態等於抬起頭看天)、腰部下榻、腳掌支撐錯誤姿勢。(圖/百度)
圖二錯誤:頸部抬起(換成直立狀態等於抬起頭看天)、腰部下榻、腳掌支撐錯誤姿勢。(圖/百度)
圖三:這個倒不能說是錯誤的姿勢,因為這根本不是平板支撐姿勢。(圖/百度)
圖三:這個倒不能說是錯誤的姿勢,因為這根本不是平板支撐姿勢。(圖/百度)
圖四錯誤:腳尖沒有併攏,這樣代表下肢沒有完全收緊。另外這位大姐低頭了。(圖/百度)
圖四錯誤:腳尖沒有併攏,這樣代表下肢沒有完全收緊。另外這位大姐低頭了。(圖/百度)
2、看看正確的動作
正確動作。(圖/百度)
正確動作。(圖/百度)
肘支撐平板:按照順序完成/檢查動作,眼睛看地面,保持頸部自然伸直,肩膀、臀部、膝蓋、腳踝在一條直線上(自我感覺與他人觀察),腳尖腳跟併攏,大腿小腿內側夾緊,雙腿伸直,臀部收緊(很多人做平板會不知道這個要領,因此加粗,望重視),腹肌收緊,肩胛骨保持中立位。
腹肌收緊,肩胛骨保持中立位。(圖/百度)
腹肌收緊,肩胛骨保持中立位。(圖/百度)
3、區別
肘支撐平板,可以避免上肢肌肉疲勞,提高對腹部的刺激時間,手支撐平板,更加貼近身體穩定訓練的要求,提高對鏡面(前側)肌肉的整體控制。增加難度的具體方法。
可懸空提起一隻腳。(圖/百度)
可懸空提起一隻腳。(圖/百度)
可懸空提起一隻手。(圖/百度)
可懸空提起一隻手。(圖/百度)
可懸空提起一隻腳和一隻手。(圖/百度)
可懸空提起一隻腳和一隻手。(圖/百度)
文章來源:百度
文章來源:愛健身的魔獸
文章來源:搜狐男人
文章來源: 大臉君
出版編輯:邱筱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