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邁頂經費



潘文忠緩議高教藍圖 邁頂延長補助1年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21)天宣布,緩議前任部長吳思華推動的「高教創新藍圖」1年,在過渡期間,原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等延長補助1年。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邁頂)、教學卓越計畫(教卓)、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典範科大)等競爭型計畫到期,前任教育部長吳思華在卸任前提出「新世代高教藍圖」,將大學分成5大類,設定不同的指標作評比,讓各校自行選擇。
不過「高教藍圖」實施日期在520後,當時還沒就任總統的總統蔡英文認為,不夠尊重新政府,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也受訪指出,考慮推翻教育部擬定的「新世代高教藍圖」,重新檢討。
前教育部長吳思華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相信高教藍圖的核心價值會被延續下去,只是作法、策略上做一些修正。並提醒新政府,高教藍圖經整整1年半的研擬,在學界有「高度共識」,如果要推翻,公聽會等步驟要重走一遍,時程會來不及。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舉辦520上任後的第一場記者會宣布,對於吳思華推動的「高教藍圖」,將用1年的時間再進一步評估,讓計畫發揮更高的效益。但因邁頂計畫等屆期,在過渡的1年其間,將延續繼續補助,避免相關計畫中斷。

日不落頂尖大學──強弩之末的邁頂計畫


自民國95年開始,教育部以五年為一期,每期各核撥五百億經費,分兩期推動「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第一期計畫)及「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二期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或「邁頂計畫」,期盼透過教育資源集中和大量經費挹注下,資助臺灣各頂尖大學國際化和培養學術競爭力,期待由前端大學帶領臺灣的學術領域推向國際舞臺、強化臺灣高等教育,甚至增加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國際能見度。邁頂計畫所費不貲,以99年為例,全臺高等教育的所有支出中,邁頂計畫的補助就占了5%,同年教育部予所有國立大學的經常性補助也不過32%,足見邁頂計畫於高教生態中的地位。


  十年的邁頂計畫中,先後共有十二所大學圖一獲得教育部每年共一百億的補助,臺大於前後兩期皆被核與每年約三十億的補助款,並以「block funding」方式撥給經費,意即讓各大學得根據自身需求和目標,自行決定如何分配、使用此筆鉅款,因此臺大設置「邁頂計畫諮議委員會」,由校長召集研討補助款的分配,也同時設置「邁頂計畫執行管控與績效評鑑委員會」監督臺大各單位執行成果和績效,另一方面由教育部定期考核各受補助大學的書面自評報告和各項量化指標(例如:受SCI [註一] 收錄之數量與引用次數、國際學生數等),確認計畫是否達成預期效益。


圖一/邁頂計畫補助各校比例 [註四]
(兩期合併計算)
  時值105年,為邁頂計畫第二期執行時程最末一年,相較於第一期相對穩定的邁頂經費補助,第二期教育部已逐年降低核定補助金額 [圖二],或者透過延長計畫執行年限 [註二],使邁頂補助經費逐年降低。臺大近期數年也因不斷縮減的邁頂經費而漸感財政壓力,面對日益擴張的經費需求規模,以及不減反增的學術競爭壓力,時逢大選過後的政黨輪替,使得預計接續第二期之後的「後邁頂計畫」藍圖至今仍塵埃未定,邁頂計畫是留是走?校園內教學、研究與行政單位各層級人心惶惶,無不籠罩在「哭窮」的氛圍中,甚至國內大學已逐漸出現「併校」 [註三] 求經費的詭譎現象。在這關鍵的邁頂二期末年的時間點,意識報嘗試透過訪談臺大校內各行政單位,釐清邁頂計畫在校園中的影響,以及臺大如何應對第二期的中止。

圖二/台大邁頂計畫逐年核定金額



學生權益誰來維護──學務處
  臺大學務處負責學生福利和基本需求等業務,考量邁頂計畫為相對短期且追求具體成效的專案補助計畫,為保持與學生權利直接相關學務經費(例如:學雜費補助、社團活動經費補助等)長期穩定,臺大校方於邁頂計畫執行初期開始,即避免學務處經費依賴短期計畫資助,除了住宿服務組或課外活動指導組等,舉辦國際交流相關活動可獲得少量邁頂補助外,其餘經費來源均來自經常性的收入源(例如:學雜費收入、教育部補助),以確保邁頂計畫結束時不會對臺大學生權益造成過多的衝擊。
  94年起,教育部明示各大學將不再補助學生宿舍的新建案,導致於民國90年興建的大一女舍、男八舍反倒了臺大最年輕的宿舍,其餘學生宿舍普遍面臨設備老舊且缺乏經費翻新的問題。因此,臺大校方在邁頂計畫開啟的第一年(95年)動用邁頂經費來整修學生宿舍,也立即遭到社會輿論的大力抨擊與質疑 [註五],隨後教育部明令邁頂計畫經費不得使用於修繕學生宿舍,對此住宿組將維修費用轉嫁到各宿舍住宿生的宿費,分十二年攤還費用。
 
「不能沒有你」的教學發展中心──教務處
       面對重視學術研究成果為成效指標的邁頂計畫,前教務長莊榮輝於訪問中稱:大學不只是教授的學術研究場域,更應該回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的基本核心價值,因此教務處於邁頂計畫執行之初便成立「教學發展中心」,每年投注三千多萬經費,負責整合各類教學改善業務和資源。十年來除了透過頒發「傑出教學獎」獎勵優秀教師外,亦舉辦新進教師研習營、教學技巧工作坊等活動,以增進教師們的教學知能。此外,早期邁頂經費支援大部分教學助理(TA)深入通識、共同或各系所的課程,教發中心並舉辦TA研習營和進修講座。教發中心也搭上數位化浪潮,推動開放式課程(OCW)等線上教學平臺,同時間引進「翻轉教室」教學模式,鼓勵教學創新。
       課堂外,教發中心也推出讀書小組計畫鼓勵學生組隊討論自學,並針對微積分、經濟學等七門基礎課程提供一對一的學習諮詢服務;且規劃總圖地下室及博雅四樓空間等學習開放空間,試圖營造課程外的校園適學環境;五年前更推動「北二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以整合和分享各校的教學資源。
       儘管教學發展中心推動的各項業務都直接與學生學習相關,其經費來源卻幾乎完全依賴邁頂計畫的奧援。教發中心周主任於訪談中憂心提到:教發中心將會是邁頂計畫結束後受衝擊最大的單位,卻已是臺大「不能沒有你」的單位。雖然近年來已在尋求邁頂經費外的財源,仍是杯水車薪,從上學期的勞資軌納保導致TA數量銳減一事,足見教務處業務對於經費變化相當敏感,面對邁頂第二期的結束,恐怕是一場逃不過的劇烈震盪。

衝擊國際生和交換生福利──國際事務處
  在邁頂計畫「邁向國際頂尖」口號之下,「國際化」指標自然地成為辦學大方向之一,因此96年時,國際事務處升為一級行政單位,與教務處、學務處等單位平行,負責統籌及辦理各種與國際化有關的事務。從至全球知名大學參加教育展宣傳臺大開始,國際事務處為了吸引更多國際生來臺大就讀,打造國際化的校園,先是改善原先繁縟的各類申請程序,提高臺大英語化課程比例,並提供國際生免費的華文課程和各類獎學金;又,為了促進臺大師生的國際交流,國際事務處積極參與全球各校的訪問或交流活動,媒合與他校的學生交換機會,甚至在在取得與外校簽署雙聯學位的合作關係。上述豐碩的成果,多奠基在邁頂計畫之上。
  國際事務處雖說是應邁頂而生,但其所使用的經費——從交換生的獎學金到其辦公雇員的薪水——在五年五百億中所佔的比例並沒有特別高,占所有邁頂經費不至4% [表一],每年不到一億的預算,但是國際事務長表示,邁頂計畫結束後,若無後續相對應的補助,國際事務處被分配的經費必定大幅縮水,除了將不夠支撐目前國際事務處本身的人事支出,與國際間的交流勢必大受衝擊,例如國際大學交換生名額等等,衝擊不容小覷。
表一/台大邁頂計畫各項計畫補助比例(95~103年)

基礎建設經費的沉重負擔──總務處
      總務處每年僅配有八千萬元的房舍修繕經費,面對校總區四百餘棟校舍,平均每棟分配約二十萬元,根本無力支應各館舍的日常維修,且校園內建物與規模仍持續建設、成長,也因社會意識逐漸抬頭,須支應更多、更嚴的法規要求(例如:古蹟保存、環境影響評估等);總務長表示,在邁頂計畫入場以前,總務處僅能「挖東牆補西牆」:從他處臨時挪用經費,勉力維持最基本的修繕。
  隨著邁頂計畫的出現,使得臺大得以相對較寬裕地運用經費,一改先前因經費困窘而被迫消極防守的策略,總務處首先解決長年以來教學空間嚴重不足問題,除了利用邁頂經費針對新生教學館、共同教學館以及普通教學館整修、結構補強、增設空調及E化教學設施之外,更自95年頂大計畫一入場即投入邁頂經費興建博雅教學館,100年落成啟用後,成為今日眾多通識和共同課程授課地點;目前仍在進行中的為教學大樓二期工程,其前身為綜合大樓和綜合大禮堂,亦為邁頂經費大量投注的建案之一,預計完工後可提供得容納六百人的演講廳,以及自動化密集書庫,舒緩圖書館藏書空間不足的壓力。
  除了教學空間的增加與改善,總務處也針對明顯具公共需求的基礎建設和研究空間設備等重點項目進行改善。扣除大型工程建案中由邁頂動支的經費 [表二],自邁頂計畫執行十年來,另有約二十億經費支撐總務處建設、改善眾多校園環境(例如:修建無障礙空間和電梯),讓臺大得以紓解長年的財政壓力,積極進行建設,然而面臨邁頂計畫第二期的退場,若無後續資金支援,總務處語重心長表示:未來勢必將提高各系所的自籌款和負擔部分,學校也必須尋求委託民間經營、以OT或BOT等模式活化資產,透過適度商業化以永續經營。

表二/台大眾大建案邁頂計畫經費占比
學術競爭力的培養如何延續──研究發展處
      研究發展處(後稱研發處)以提升臺大的學術發展為目標,專司協助校內教授或研究團隊爭取政府的研究經費,或與民間企業尋求產學合作機會。同時,研發處也是臺大的邁頂經費主要負責單位之一,研發長說道:每年除了約六億經費直接由研發處統籌使用之外,還有其他邁頂的相關專案補助也同樣屬於研發處的業務範疇,例如:購置貴重圖書研究儀器設備、延攬國外優秀學者等,每項無不為須投入鉅額金援的業務。
  為了創造臺大教授和研究人員更好的研究環境,研發處推出「拔尖計畫」,鼓勵教授組成多人研究團隊,透過互助合作,提升在該學術領域中臺大的能見度,「讓國際一直看到臺大研究團隊在特定領域中持續且優秀的成就」。另外,為了永續經營臺大的研究能力,研發處近年來鼓勵各研究團隊應該由資深優秀教授帶領新進年輕學者,才能在研究同時傳承經驗,以避免過去資源集中於少數資深教授團隊的弊病。針對臺灣教授薪資遠較國外頂尖大學低,不利於延攬人才的先天限制,研發處利用邁頂計畫經費補助新進教授,提供每位新進教師創始經費及專題計畫補助,協助其得迅速建立獨立研究環境和購置器材,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優秀教授的加入。
  面對邁頂計畫補助的逐年降低,研發長直言:邁頂計畫只是額外的補助而非福利,研發處只是提供爭取研究補助的協力單位,補助資源減少必然造成競爭壓力的增加。研發長認為,過去十年在邁頂計畫經費的挹注下,臺大的研究環境已有長足的進展,面對競爭本質的國際學術環境,邁頂計畫經費減少勢必對教授造成十足的壓力,研發處將盡其所能支援,盡力輔導教授爭取科技部計畫或尋求與企業合作機會。


小結
  除了上述的行政單位之外,從各院、系所、研究中心到各教授的實驗室或研究計畫,小至系館廁所的衛生紙,大至教授們的研究經費,處處都有邁頂計畫的影子。自95年至今年底為止,前後兩期邁頂計畫於臺大的總補助額將直逼三百億元,占校方收入比例遠比學雜費總收入來得高 [圖四],以調漲學費方式以填補邁頂結束造成的缺口實不可行。在邁頂計畫的尾聲,因五年五百億支撐起的臺大日不落帝國,未來的去路仍撲朔迷離。

圖四/台大校方收入比例來源(以100年為例)

 
--------------------
註解:
[註一]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為目前國際上被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透過量化學術論文的被引用數和影響因子,常被用以評價學術成果的價值和重要程度。
[註二] 邁頂計畫第二期,計畫時程由原定至2016年3月截止,擴展至同年12月,但維持經費規模不變。
[註三] 天下雜誌,《政大、臺科大各取所需 然後呢?》,2016,http://goo.gl/CY1m10
[註四] 其他大學包含: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陽明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私立長庚大學。
[註五] 自由時報,《5年500億邁向頂尖 臺大撥用翻修學生宿舍》,2006,http://goo.gl/OOBEos


沒有留言: